各地中考

按省/直辖市查询: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重庆 | 河北 | 山西 | 内蒙古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

您现在的位置:天利中考网 > 中考资讯 > 资讯

2025中考诗歌鉴赏答卷:比较评价题型

来源:www.lvdlsi.com 2025-06-02

中考资讯

第十二种模式:比较评价题型提问方法: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,需要学生比较阅读后,对其异同进行剖析评价。答卷思路:(1)要通读这几首诗词,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,包含作家作品的背景常识。(2)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(思想内容、感情、艺术手法、写法、修辞办法等)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。(3)应该注意点面结合,既有总体剖析,又有具体剖析。表述时应该注意条理了解,层次分明。答卷示例:
16.阅读下面两首古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(6分)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,半缕轻烟柳影中。多少绿荷相倚恨,一时回首背西风。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,披襟拦得一西风。荷花入暮犹愁热,低面深藏碧伞中。(2)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?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征,并作简要剖析。(4分)分析:题目有两问,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一同点,不需要剖析,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能,当然假如具体说明,也没错。第二问需要剖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,因此答卷时,要根据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:第一问: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。第二问: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,(步骤一)含有诗人之恨,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,基调凄怨低沉。(步骤二)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,似是愁热,却呈现羞涩之态,(步骤一)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,基调活泼有趣。(步骤二)特别提示:不论回答何种问题,都应尽可能涉及三方面的内容:诗歌有关内容、表达方法、诗歌主旨。比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,答案中已包括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,假如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,既指听到的折柳曲,又指联想到的现实日常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,那样就万无一失了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勾股定理专题研究九
  • 全等三角形4
  • 2022年初中中国古时候史: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

[中考资讯]2013山东各市中考政策

[中考资讯]中秋节吃月饼讲究多